第二百三十六章 不懂得珍惜英雄的国家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石老将军,我是孙潜。赵君敬重石老将军是英雄,命我来劝降。”

“忠臣不事二主,你怎能不为国而战,降了赵人。”石楼震怒道:“孙潜,你事受国恩,不知为国尽忠。你还有何脸面活在这个世上。”

“哈哈哈。中山王厝、中山王姿,如此昏聩之主,岂配我们为他效忠。如今,中山国一片乌烟瘴气,朝堂混乱,奸佞当道。我父亲一生征战沙场,为国效力。还不是被人排挤,下入牢狱,郁郁而终。我大哥为了给父伸冤,还不是被奸人所害。我先祖对得起中山国,中山国岂能对得起我们?试问,这样的国,对我孙家何恩之有。”

肥义道:“石楼把守此城,的确不容易攻破。这一战会打得相当惨烈。”

赵雍问道:“我们如何才能降低自身的损失。”

田不礼道:“君上,我们不如派一人诈降。在夜色的掩护下,我们内外响应,一举攻破城池。”

肥义道:“石楼不是糊涂之人,他是不会上当。我们诈降,他一眼就会看破。反而,还会白白折损许多的将士。”

田不礼又道:“诈降,行不通。我们只能选择强攻。”

赵雍琢磨片刻道:“东垣地势险峻,护城河又宽,我们强攻,至少要十万兵力。我们这点兵力是攻不破东垣。我们有没有办法将城内的敌人,引出来。”

“石楼素来稳重,我们用言词激他,或者辱他,他也不会出城而战。”肥义道:“不过,我们可以试一试。”

赵雍琢磨片刻道:“我们只有等左、右两军汇合,发动强攻。”

司马望族道:“君上,臣有个主意。”

赵雍忙道:“你有什么主意。”

司马望族道:“我们何不用弓弩的优势,射杀城楼上的中山军,让他们活在恐惧之中。我们用大军围城,围而不攻。以此磨灭中山国的斗志。随后,我们又以中山请降的将士,有说他们,扰乱他们的心智。也许不用我们攻城,中山军自会请降。”

赵雍想了想,点了点头,“那就试试。”

中山人重勇士,崇山英雄,民风好武。赵军用言词和妇女的衣服,侮辱和挑衅石楼。石楼身边的副将闻言,愤恨不已,纷纷请战。石楼看穿了赵国的用意,压下了请战的将领。石楼注视城下黑压压一片赵军,笑道:“赵国可以骂我们,我们也可以骂他们。赵军想要骗我出战,想都不要想。”

赵君见石楼不上当,用强弓劲弩铺天盖地朝城楼上射去。面对赵国的箭雨,石楼也早有准备。赵国的箭雨,对中山军的伤害也不大。赵国派出请降将士,前去有说。石楼命人将有说之人全部射杀。

副将季云问道:“将军,赵国围而不攻,是什么意思。”

石楼答道:“赵君身边有智慧之人,他们知道强攻会损兵折将。他们用言语激怒、侮辱我们就是为了逼我出战。结果我不出战,赵军便想要用武力磨灭我们的斗志。用招降的中山将士,乱我们心智。”

季云问道:“赵国一计不成,便会又生一计。我们就这样和赵国打消耗战。”

“我们耗得起,赵国远道而来,必定耗不起。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赵君,想要攻心,如此伎俩,真是太小看我了。不出几日,赵君就会选择强攻。”

“将军怎知,赵国会强攻。”

“赵军攻伐我们,就要速战速决。他们是不会和我们打消耗战。他们若不趁着我们城内兵力薄弱,发动强攻。一旦我们援军来了,赵国就更没有机会。传令下去,无论赵人如何挑衅,我们皆不能出城迎战。我们也要注意赵人会在夜晚偷袭。”石楼注视着城下的赵军,心道:“赵君,你会选择什么方式和我决战。”

赵国一计不成,又一计失败。用弓弩射杀中山军,收效甚微。用招降的将士去劝降,功效也不显著。夜色偷袭,对方也早有准备。赵雍也明白,战事拖下去,对自己极为不利。然,左、右军被中山军所阻,没能来到东垣。想要发动强攻,兵力又不够。

赵雍召集千户长以上的将领,商议计策。连续商议了三个时辰,都没有结果。赵雍心想:“难不成大军就被眼前这座城池所阻,不能往前推进。”

乐毅安置好元邑、封龙事物之后,来到东垣。赵君见了,问道:“有什么办法能够攻破此城。”

乐毅早就听说大军被东垣所阻,不能前进。来见赵君之前,早就想好了对策,“君上,我们不如撤军去攻打石邑。”

乐毅见君上神情迷惑,续道:“石邑是灵寿东边的屏障。我们攻破了石邑,依然能够剑指灵寿。”

赵雍答道:“围了东垣几日,就这样撤兵,寡人实在不甘心。”

乐毅道:“我们突然撤军去攻打石邑,石楼必会放松戒心。石邑告危,也会求助东垣。石邑之地,有石楼的妻子儿女和父母。哪里也是安葬石氏一族先祖的地方。石楼见我们突然撤军去攻打石邑,必会方寸大乱。他便会派兵前去援助石邑。我们利用骑兵在半路设伏,歼灭援军。然后,利用这支援军,前往石邑,协助左军攻城。我们又散播消息说这支援军被我们围困。石楼得到消息,不会坐视不管,定会举兵来救。东垣防守薄弱,我们就让右军趁势攻破城楼。”

赵雍喜道:“乐毅,寡人得你,实乃一大幸事。”

孙潜劝说无果,前来谢罪道:“君上,我不能劝降石老将军,请你责罚。”

“石老将军为了一世的英明自然不愿降。”赵雍淡淡道:“这一战,我们注定要打。诸位,此战如何打。”

石老将军高呼道:“你的遭遇,我深表同情。但先王有恩于我,岂能不战而降,愧对国家。”

“石老将军一生赤胆忠心,何必为了这个无药可救的国献出生命。如今,赵国数万将士兵临城下,你绝无赢的机会。”

“国虽负我,我不负国。”石老将军喝道:“我城内有三万之众,赵人有种就来攻城。”

赵雍见中山军毫无斗志,一击就败,惋惜道:“中山国也是拥有英雄、勇士的国家。可惜啊!中山王厝、中山王姿,在这个大争之世,贵儒学,轻壮士,导致国力大损。”

肥义答道:“中山国乃异族所立,存国百年,也该亡了。”

“中山王姿也够可怜。国难当头,竟然没有一人挺身而出为他而战。”田不礼叹道:“中山国不亡,天理不容。”

“王上被奸佞蒙骗,迟早会还你一个公道。王上将封龙交给你,就是信任你。你不战而降,辜负了王上的信任。你对得起国家吗?”

“公道。”孙潜大骂道“我等了五年,公道何在。今日的中山国已经不是我们为之守护的国家。石老将军,我孙家的下场,你难道没有看见?今日落难的是我们孙家,明日又何尝不是你石家。”

赵军抵达东垣,见此城地势险峻,依山而建,城墙巍峨高大、护城河又宽。若是强攻,赵国定会损伤惨重。于是,赵雍命封龙投降的中山将孙潜前去劝降。孙潜来到城下,高呼道:“楼上可是石楼将军。”

只见城楼上一位年过六旬,身穿战甲,胡子花白的老将,单手按着剑柄,往城下看了看,答道:“老夫正是。”

“章儿,你要记着,中山国能有今日,实乃咎由自取。”赵雍注视着请降的中山众人,“中山国不以弱国之力,与强国相争而不落败,中山王厝也算一世英雄。中山国不顺齐人之意,敢于称王,也不惧怕齐国淫威,举兵抵御。又以弱国之力,攻破强燕,掠其民、夺其财、占其城。燕国祭祀的重器,也被熔炼成中山国镇国之宝。两年前,中山王厝南攻我国占领鄗城;北攻燕国,斩其燕将。中山国今日为何会落败,你可知道原因。”

太子章道:“请君父示下。”

高邑、长城中山国主将张若战死、张拓被生擒。中山国境内的全线崩溃。随后,赵雍采纳了乐毅大胆的想法,趁势举兵北上。

元邑、封龙等城邑听说防线被赵国攻破,以及溃逃的中山军又散播赵军是如何英勇。再加上中山能征善战的将领,因为中山国以儒治国,或被杀、或被贬、或被流放。赵军抵达城下,中山国守军不战开门请降。赵军北上,没有遇到中山国的阻截,兵不血刃攻破了元邑、封龙等数座城池。

赵雍看了看城门上封龙两个大字道:“一个没有英雄、勇士的国家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勇士,却不被国人传诵、敬仰、爱惜的国家,注定是无药可救。中山国落得这般田地,皆是中山王不重英雄、轻勇士之故。中山国乃异族之国,至今已有百年。他们有自己的英雄,有自己的骄傲。可惜,中山王厝和中山王姿不知道珍惜。昨日种下的因,成了今日之果。”

“昨日之因,今日之果。”公子章点头了点头道:“一个不重视英雄的国家,注定是无可救药。君父之言,孩儿铭记肺腑。孩儿定当传诵本国英雄、敬重壮士。”

赵雍见孩儿一点就通,着实欣慰,一边命乐毅接收封龙、元邑等城,防止中山国请降的将士复叛。另一边率领大军继续北上攻打东垣。东垣位于滹沱河南岸,是中山国南疆最重要的军事重邑,也是捍卫灵寿的南大门。东垣被赵国攻破,灵寿便无险可守。

高邑、南长城防线是中山国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构筑的一道坚不可摧的防线。中山国相信有了这道固若金汤的防线,赵国休要想往北推进一步。赵国北上攻伐中山,的确也被这道防线所阻。赵国君臣也在为这道防线而发愁。就在这时,乐毅献计,改变了平推、围城的战术。全面向中山国开战,大乱敌国布局。

赵君采纳了乐毅的建议,并依计行事。

太子章率领中军正面攻打长城和高邑中山守军,让敌人分不清赵国的作战意图。乐毅亲率铁骑,攻破长城防线薄弱之处,声东击西、迂回穿插。中山国精心设计的高邑、长城防线,在赵国铁骑和步卒的内外夹击之下,不足三日,就被攻破。

阅读赵武灵王英雄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