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蜀中亲友今一别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庄扬的心中,似喜似忧,一时难以描述他的心情。

在分离的日子里,庄扬总是让自己不要去思念刘弘,但这份思念之情,始终没能消解。每每清早出走廊,站在杆栏内眺望河畔,就会想起当年那位在河畔弓射舞刀的少年。在晨曦间,树荫下,恍惚间似看到了那样一个矫健的身影,仿佛他一直在那里,从未离开。

水池边的竹屋,自庄宅建好就空置了。那里放着庄扬的书和琴,当初的寝居未曾改动过,甚至还留着刘弘的一双鞋子一件衣袍。

庄兰亲自送来一碗绿豆汤,她大婚将至,能和家人一起生活的时日不多。

“阿兰,让细绢送来就行。”

庄扬搁下笔,端起绿豆汤饮用,清凉沁人。

“我过来看看兄长。”

庄兰在一旁坐下,浏览案上的木简,她识字,知道是关于佃户收租的事。

“阿兰,当年汉帝所赠珠玉中,有一件琥珀坠饰,我想将它赠你。”

琥珀之物,极为稀罕,当初汉帝所赠的那一盒珠玉里,就数它最值钱。

“已得兄长许多财物。”

庄兰摇头,她自幼受兄长疼爱,堪称宠溺,到成年后,妆奁又多是兄长筹办,这样的恩情,一生一世都难以偿还。

“此物适合女子,家中再无他人合适。”

庄扬笑语,从案上取来一只三角小漆盒,他打开漆盒,从中取出一件椭圆形的小琥珀。家中兄弟三人,就这么一个妹妹,何况他们兄妹情深,如何让人不疼爱呢。

“穿条丝线,可以当做项饰。”

庄扬将琥珀放在庄兰手心,它呈暗黄色,半透明,里边包裹着一只小虫子。

庄兰看着琥珀,鼻子突然一酸,泪水滴落,她出嫁后,再不能陪伴兄长左右。

“怎得哭了。”

庄扬抬手,帮庄兰擦泪,他那么温柔,让庄兰更是难过。庄兰张开手臂,将庄扬搂抱,哽咽说:“兄长记得回来看我们。”

虽然知道阿弘兄对兄长必然是很好很好,可是她舍不得兄长。

“会不时回来,看看阿母,你,阿平还有大兄他们。”

还有朋友们,还有楼下的竹笋,大小蛋饼。

家人这边,唯有庄兰知晓庄扬和刘弘的关系,庄秉则只是猜测,当庄扬前往锦官城见庄秉,告知他自己要去吴地,庄秉证实了他内心的猜测。

他是位商人,年少时四处奔波,什么样惊世骇俗的事情没见过。他自然不赞同庄扬不婚娶无妻室,但他不会逼迫庄扬。

“听庄平说,阿母近来连你也不认识了,让她在竹里,我非常不放心,正好让阿母回来住。”

庄秉是长子,他想赡养母亲天经地义,再说母亲这样,不留在身边,他也实在挂心。

“我问问阿母,我去吴地,也还会回来。”

虽然母亲神智已不大清楚,但庄扬想征询她意思。

听得吴地,庄秉知道算不得多远,想见上一面确实不难,再则他怀疑刘弘为了阿扬而出京就国,虽然不能理解,可也太令人震惊。

“家中之事,你不用牵挂,有我和阿平在。”

庄秉说着,拍拍庄扬肩膀,叮嘱:“阿扬,多保重。”

庄扬颔首,伏地行拜礼,他对于家人,心怀愧疚。

“去吧,天近黄昏,先生该是回家了。”

庄秉知道庄扬还要去拜见周景,周景在郡学里任职学官,是位学官之长,专司郡府的教育。蜀地人才济济,他这学官当得不亏。

汉帝登基后,一份召请书抵达蜀地,召周景入京。以周景在锦官城战役的功劳,周景足以封侯。可惜他有通敌之罪,把功劳给折去了。周景是个人才,汉帝清楚,他是位不拘小节的帝王,所以过了一段时间,还是想重用周景。

周景接到召请书,回了汉帝一封信,称自身这样的罪行,若是位居高官,陛下将难以制服百僚,他不能赴任。周景文字的力量,天下人早已见识,汉帝读到这样感人肺腑的文章,便也就没有为难他。

在那破旧的周宅里,周景清静的日子过得并不久,自当初的汉王后来的汉帝离开锦官城后,又不时有人慕名来拜访,把周景家院内院外的杂草都踩秃了。

后来益州郡守梁虞请周景任职郡学学官,周景欣然应诺,他虽然心中颇有愧意,但他也还想为这太平人世,尽些微薄之力。

夜幕下的周宅,灯火阑珊,庄扬上门拜访,前来开门的仍是那位书童。周景还是老样子,没有多余的仆人,没有妻妾女婢。

“先生,是庄生来了!”

風雨文学内禀报。

每每庄扬过来,周景都很高兴,也难怪书童这样。

周景闻声出来,他身上仍穿着官服,显然回来后来不及更换,手里倒是捏着册书。

“阿扬,你几时来?”

周景快步迎上来,将庄扬请入屋内。

他们师徒好些时日未见,庄扬之前来拜访时,周景正好在郡学里,那时庄扬还不知道周景当了学官。

“今早便到锦官城,算着先生应该归家了,这才过来。”

庄扬笑语,他躬身行礼。

周景点点头,落席说:“我还想你几时来找我。”

话语平静,但意味深长,庄扬想先生肯定已知道刘弘被封到吴地为王。

“学生二旬前接到吴王信,请我到吴国授学吴王之子。”

庄扬没有什么事会瞒周景,他对先生非常信任。

“吴王有子嗣?”

“是养子。”

若不是阿弘在信中提起,庄扬也几乎要忘记他有这么一位养子。

“即是养子,日后也无法封为吴太子,吴王千秋后,若无子嗣,则身薨国除。”

周景告知庄扬这些,有他的用意,他并非是要吴王一定要有子嗣,而是会身薨国除的诸侯王,对帝位毫无威胁,所以皇帝也不必警惕他。也就是刘弘死后,吴国将无诸侯王继承,吴国又回皇帝之手。

实在令人惊愕,刘弘竟是不要皇太子之位,出京就国,这般的奇情异事,周景精通古今,也是闻所未闻。

庄扬默然,这些事他又怎么会不清楚。

“阿扬,养子之师并无官职,可以担任。你去吴地,说吴王拊循百姓,薄赋敛,吴地有铜盐之利,吴国必是富饶安定。”

周景特别喜欢他这位门生,师徒两人性情相类,他希望阿扬日后能过着没有烦忧的日子。

“谢先生,学生知道了。”

庄扬行跪礼,他来见先生即是来辞行,也是来听取先生的建议。

周景看着庄扬,点了点头。他实则有些不舍,不舍这个门生离去,然而以他对庄扬的了解,他也知道庄扬不会一直住在吴地,不时会回来。毕竟锦官城内有他的亲友。

庄扬起身去吴国前,庄兰出嫁,庄扬留在蜀地一月,就是为待庄兰婚事。

迎亲队伍极其热闹,围观百姓无数,将锦官城街道拥堵。这一日风风光光出嫁的庄兰,坐于车中,泪落衣衫。这是喜悦的泪水,也是不舍的泪水。

庄家三兄弟目送迎亲队伍离去,他们心中带着祝福。

“阿父,姑母是要去哪里?”

阿原还不大懂成亲这种事,他本要跟随众人奔跑出去,被父亲庄秉拉住。庄秉蹲下身说:“你姑母去夫家了。”阿原问:“那姑母还回来吗?我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姑母。”庄秉笑说:“往后还会回来,看看阿原再回去。”

庄扬想兄长和阿平的媳妇都是贤惠女子,阿兰日后回家省亲,会善待阿兰。以阿兰性子,她可不会让人欺负。长生为人从善宽厚,章家巨富,又是亭侯,荣华富贵,享用三世不绝。

庄兰出嫁后,庄扬又在锦官城家中住了两日,陪伴母亲左右。而后,庄扬孤零零一人回到竹里,收拾行囊。

竹里的庄宅,由阿易夫妇看顾,夫妇俩都是极好的人,用不着庄扬担心。

老蛋饼被送回锦官城庄宅享清福,竹里养着小蛋饼,一只很可爱的小奶狗。庄扬担心的是竹笋,他带不走竹笋。

“二郎不用担心它,细绢天天喂它面糊,它每夜都回来。要是有其他野兽欺负它,我也会帮它疗伤。”

阿易看庄扬摸着竹笋圆头,而竹笋没心没肺、专心致志地在吃一盆面糊。

“我放心的。”

庄扬温和微笑,他信得过阿易和细绢,尤其细绢做事谨慎认真。

听闻貘有二十余载的寿命,竹笋才值壮年,想来以后还能经常见到它。竹里有大量竹子,气候适宜,适合它生活。

眼见相约的时辰将至,庄扬回屋中准备,阿易将行囊搬到院中。庄扬正在寝室内取玉组佩,就听阿易在楼下喊:“二郎,迎接的人来了,是大春将军!”

刘弘自然不会让庄扬独身前去吴地,路途上他可不放心,二郎文质要是遭劫了呢,要是挨饿了呢。他派来迎接的小队,为首的便是大春。

庄扬下楼,和大春相见,大春上来行礼,仍是唤他二郎,恭敬依旧。

众人将庄扬的行囊装上马车,庄扬东西不少,主要是书。

庄扬登上马车,打量庄家院子,他依依不舍。他的目光最后落在阿易和细绢身上,他很欣慰,这栋由他建起的家宅,由他们夫妇来看顾。

“走吧。”

庄扬轻语,像似怕被正在啃盆玩耍的竹笋听到。

马车缓缓前行,庄扬和阿易夫妇挥手道别,突然一头黄色的肥圆小奶狗跳上马车,阿易着急喊:“细饼,快下来!”

庄扬摸摸细饼的小脑袋,挥手示意没事,就把它带上吧。

作者有话要说:  细饼:狗生赢家

庄扬埋头书写,竹林中蝉声连片,清风徐徐。

“兄长,喝一碗消暑。”

抚摸温润的玉身,庄扬第一次将它佩戴于腰间,以他身份,这是僭越。就在这夜晚无人之际,僭越一次也无妨。

人世的不少规则,其实无法束缚庄扬,而是为了所爱之人,而去服从。

庄家的日子依旧,庄扬记录佃户与田地,书写成册,打算他离开竹里后,交付给家仆。竹里庄宅仆人不多,锦官城的庄宅,仆人成群。阿易居住竹里,在众家仆中地位最高,也最为庄家人信任,收租之事,日后会交付予他,细绢识字。

打开帛书,入目的是刘弘熟悉的字迹,字语间都是思念之情, 甚至还带着恳求的语气。庄扬记得刘弘的样子,记得他的一言一笑,能想象得出他恳求时的模样。

自己又何尝不想他, 时时牵挂着他。而今分封一国,成为国君,竟如他当年所言,跟他父亲讨个封国。

吴地离蜀地算不得太远,想他封国在吴,应该是为汉帝坐镇于江东,保一方太平。

庄扬时常会在那边弹琴、读写,却从不在那边过夜。

从未想过能厮守,也从不敢去想。唯有刘弘,始终不肯放手,紧紧拽住。

送走使者,庄扬登楼,前往自己的寝室,他从床头取出一件漆盒,掀开漆盒,盒中放置着一件玉组佩。这样的礼玉,早知道就还予他,现在看来,竟像是收了他定聘。

这一年,不回复他的书信,本是想让他死心,他倒是胆肥,先做了再告知。

庄扬折好书信,执在手中。他沉思片刻,让细绢去取来笔墨,他好回信。

若不是有种种担虑,庄扬能许诺刘弘一生,又怎会不肯去见刘弘。庄扬知晓,刘弘已无法离开吴国,诸侯王的身份,将他留在了属地里。

终究,庄扬还是打开了木函, 从木函中取出一封信。

刘弘的信这一年庄扬读过许多封,但是庄扬一封未回。刘弘的每一封信,庄扬并非不重视,都还存着,压在衣笥中。

将书信写好,放入木函,庄扬递交给使者。

刘弘哪怕再思念,也只是派来一位使者通信,而不是派一行人来将庄扬带走。对刘弘而言,他需征求二郎的同意。

回信中,庄扬告知刘弘,待他处理好身边之事,会在一月后动身前往吴地。

庄扬黄昏归来, 见到等候多时的吴王使者,也从使者手中, 得到一件木函。

晚霞投在堂上,将庄扬的脸庞映红,光影在黑色的矮案上移动, 庄扬修长白皙的手指搭在木函上, 迟迟没有打开。

他本该很震惊,却是很平静,阿弘终究是去当了诸侯王。有些事,总不能如自己所愿, 有些事,木已成舟,再反对也毫无意义。

阅读锦城花时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