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赋税改革(一)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其实说白了,就是通过利益划分,首先将士绅集团中的人进行分化,然后将一部分人进行拉拢,这一步,李国强在召开第一次商品交易会时,就已经在做了,最后剩下的顽固分子,自然就是毫不留情的打击了。

李维轩宣布了李国强的清乡命令后,李国强说道:“对于士绅阶层的处理,我很早就已经考虑过了,处理办法我也想清楚了,士绅是广大乡村稳定的基础,咱们现在底子太薄,不能乱来,所以我决定,咱们对士绅的处理,第一步,就先从收税开始。”

“收税?”开会的人迷糊了。

李国强强硬的说道:“胆敢不交税的士绅,咱们就派虎贲军去,围了他的庄子,看他交还是不交?嘿嘿,如果他还是执迷不悟,顽抗到底,咱们不会按抗税的罪名,破他的庄子吗?到时候,他的全部家财,被我们全部没收,他就是想交税,都没机会了。”

“任何一次大的社会改革或是一个新制度的探路行动,背后总免不了要流血要杀人。”李国强悠悠的说道:“但我觉得,比起可以想得到的结果来,我做的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呵呵,校长这个办法好,到时候那些不愿交税的地主老财们,他们的末日就到咯,哈哈......”破庄啊!这种好事,几个虎贲军的军官大声附和,跃跃欲试,恨不得这些士绅都不交税,好打上门去。

“我再补充一点,这项命令既然叫清乡,嘿嘿,清乡嘛,除了要让士绅们乖乖交税外,他们那些乱七八糟的家丁、护卫、乡勇们,都要通通的解散,不能再保留任何武力,任何胆敢私自保留这些武装的士绅,一律剿灭!”

“以后咱们的地盘上,民间只有两种武力可以合法存在,一种是保安队、另一种就是镖局,组建镖局的要求,跟保安队差不多。”

袁天佑的小儿子袁修杰去年就毕业了,本来按李国强的要求,袁修杰这孩子数学很有天分,按理应该继续读书深造,但李国强考虑到,慧娘一直负责福新公司的财务,老是这样搞夫妻档,对以后的发展很不利,所以袁修杰就被李国强破格提拔成了福新公司的财务管事,一边管理财务,一边读书,而慧娘则退居幕后,担任了财务审计的角色,袁修杰也参加了今天这次重要的军事会议。

听到李国强说要收士绅们的税,袁修杰提出了一个关键问题:“总司,属下想问一下,这税该如何收呢?”

朱元璋在大明朝建国之初,为了体恤百姓,那是什么东西都是可以用来交税赋,明朝后期,收税就全部改成用银子了,但这只是赋税的缴纳方式变革。

而赋税的组成,正役、均徭和杂泛差役、人头税、田赋等等,很是复杂,后来张居正改革,推行‘一条鞭法’,即先将赋和役分别合并,最后将役银与赋银合并征收。

表面上看,‘一条鞭法’让百姓负担公平、官员舞弊困难、税额确定、征输便利。实际上,‘一条鞭法’也仅仅只是触动了一小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本质上,还是在百姓的土地上打转转,并没有触动多少士绅阶层的根本利益。

而“一条鞭法”计亩征银,虽然是一种进步,但百姓需将粮米换成铜钱,再折成白银,这中间不可避免地要受商人的盘剥,而钱银与粮米的比价经常变动,不论是粮贵钱贱,还是钱贵粮贱,受盘剥的总是贫苦百姓,这是张居正在实行“一条鞭法”时没有想到的地方。

虽然大家现在已经是反贼了,但听到李国强直呼本朝太祖朱元璋的名字,大家还是多多少少有点不习惯。

赵令德担心的问道:“咱们这么干,那些士绅会答应交税吗?要是那些士绅反抗,怕是要出大乱子。”

李国强冷笑道:“哼哼~士绅阶层不用交税?你们想过没有?为啥那些家有良田千顷,富得流油的士绅们,却不用交一文钱的税?而你们,已经穷得快饿死了,却要交税呢?而且是重税!”

对啊,为啥富人天天吃香的喝辣的,日子过得很滋润,却一文钱赋税都不用交,我们这些穷人,穷得都快要饿死了,却要交税,而且还是重税呢?

李国强没等他们回答,就直接解释道:“你们不用乱猜了,这因为本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脑子糊涂了,制定的糊涂政策,这个政策从制定的那一天开始,就错了,而且错得很离谱!所以,我现在就要把朱元璋的这个错误改正了,让他们按我李国强的规矩来,不管是什么人,都要交税,这个事,没得商量!”

在这样的制度下,经过一代或几代人的积累,有功名的读书人,家业是越来越富有,士绅的免税政策,更变相的造成了士绅阶层大量兼并土地,许多自耕农也钻制度的漏子,将土地投充给可免税的士子以偷逃税钱,使大明朝廷的税收大量流失,造成大明朝廷越来越穷,而士绅却越来越富的畸形现象。

当土地兼并到一定程度,无数失去了土地的破产农民,很自然的就成了士绅阶层的佃户,不仅在经济上依靠士绅阶层,就是在政治上,也成了士绅阶层的附庸。

士绅阶层除了占有大量的物质资源之外,他们还借助于科考系统积累了丰富的社会资源,他们与官僚集团的官员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通过当官的亲戚或台上台下的官僚们提出自己的利益诉求,有时甚至可以影响到皇帝那里。

“对!就是收税,一个政权是否有权在一个地方收税,是判断这个政权对这个地方是否是有效控制的一个重要依据。”

赵令德疑惑的问道:“本朝自太祖开国以来,士绅阶层就是从来就不用交税的。”

所以,李国强要想造反成功,改朝换代,士绅阶层这道坎,是无论如何也要处理好的。

士绅阶层的力量是如此强大,如果像后世某某一样,简单的一棒子把士绅阶层全打死,是根本不行的,或换汤不换药,也是不可取的,李国强的方法嘛也简单,不外乎分化、拉拢、打击三个办法。

士绅阶层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士绅阶层得以作为朝廷与草民的中介,维护了封建王朝的稳定。所以,士绅阶层才会成为封建王朝基层社会的实际掌控者。

从这些可以看出,士绅阶层实际上是和皇权政治融合在一起的,也可以说,士绅阶层就是皇权政治体制内的一个组成部分。

而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开国之初,又制定了一个脑残的制度,为了笼络读书人,实行有功名的读书人和官员一样不纳税、不当差的制度。凡是有功名的读书人,哪怕只是个秀才,都可以不纳粮,不当差。

在中国古代,富人的投资渠道非常单一,只有投资土地这一条路最划算,土地不仅可以积累财富,而且还可以收租获得收益。

士绅阶层既然已经是体制内的一员了,因而天生缺乏对于体制的反抗,士绅阶层不仅厌恶军事对抗,更加讨厌动乱,因为任何对社会不稳定的做法,都是与他们的利益格格不入的。

而明末的士绅,因为流寇的兴起,为了保证自己的安全,都是训练了家丁护院的,特别是北方,由于年年战乱,流寇肆虐,一些士绅为了自保,花钱招揽乡勇,能集结起五六百人甚至上千的乡勇队伍。

这些士绅招募的乡勇,跟官军的理念不一样,乡勇是来保护自己的家园的,战斗力并不比官军差,而流寇每到一处,如蝗虫过境,寸草不生,自然会遭到士绅的激烈抵抗,而且是不死不休的抵抗,李自成最后死在士绅的乡勇手上,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那么明末的士绅阶层是由什么人组成的呢?

明末的士绅阶层,说白了,其实就是明王朝文官政治的既得利益者,明朝的士绅身份取得,是依靠科举考取功名,由科举途径而获得的功名身份的终身制,使得一批人沉积下来,形成了一个有稳定的制度性来源的社会群体——士绅集团。

从这里可以看出,士绅集团与官僚集团之间有着天然的联系,二者存在着上下的流动关系。

阅读重生1634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