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首战祁县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当!当!当!”

城头上三千士兵集中在南城头,手执大弓严阵以待。

只片刻,五千关陇军弩手奔到距离城墙两百步处,一起蹲下,向城头发射弩箭。

其实这也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注视人数不断增多,这就是量变,但就有其中一人发现河中的异常,这就质变了。

高秀岩派五千弩手攻城,就是为了减少东南角的守军,吸引剩下守军的关注方向。

五名士兵爬上岸,贴身站在转弯处的东城墙下,东城头上肯定没有士兵,就算有士兵,也会走到十几步外的南城头观去看远处的激战。

两名士兵用钢锥撬动城砖,果然城墙很腐朽了,一块块砖石被撬下来,很快就形成一个两尺宽的洞,另外三名士兵将铁火雷塞进洞内,此时铁火雷中已经不是火药了,而是炸药,虽然只是二十斤的铁火雷,但威力足以和几百斤的火药雷相比。

为首士兵等四名同伴入水走远,他才甩燃一只火折子,点燃了火胜,迅速跳入水中,向对岸拼命潜去,

“轰隆!”

只见一道红光迸射,紧接着一声惊雷般的炸响,整个城墙都被炸飞,无数砖石飞向天空,浓烟弥漫,笼罩着城头。

城头上,所有士兵都被惊呆了,无数士兵翻倒在地上,但眼中都是震惊之色。

主将杜峰看得清楚,城墙被炸开一个巨大的缺口。

他一言不发,转身就像城下奔去。

这时,战鼓声‘咚!咚!咚!咚!’敲响了,关陇唐军如潮水般杀来。

“杜将军跑了!杜将军跑了!”

士兵们发现主将杜峰带着数百士兵骑马向北门方向奔逃,不由大喊起来。

慌乱中,士兵纷纷丢盔卸甲,向北城方向狂奔逃去。

他们本来就只有四千人,对面的唐军却有两万人,他们唯一的依靠就是坚固高大城墙,不料城墙在一瞬间被破了,不知是什么恐怖的武器,就像被天雷劈开一样。

跟随城墙防线一起崩塌的,还是数千守军的心理防线,心理防线一旦崩溃,那就满盘皆输。

关陇唐军杀进了城内,来不及逃走的两千多名士兵纷纷跪地投降。

李邺已经不允许杀降了,开矿需要劳力,这些降卒将送往矿山服役三年,然后才会被释放回家。

杜峰率领士兵从北城逃亡,杜峰经验丰富,也很狡猾,猜到了唐军会在北城外设伏兵拦截,他借口自己要接应后面的弟兄,便让一千七百余人先一步向北逃亡。

他自己则率领二十几名骑马亲兵向西北方向的一条小路逃去,绕一个圈子逃回太原城。

果不其然,一千七百余名士兵逃到十几里处便被杀出来五千唐军骑兵团团包围,骑兵们厉声大喊:“投降者可活命,顽抗者死!”

一千七百余人吓得魂飞魄散,纷纷跪地投降。

这一战打得非常漂亮,高秀岩不伤一兵一卒,便全歼敌军,夺取了祁县。

两天后,荔非元礼率领三万大军也赶到了祁县,两支大军随即继续向北进军,按照李邺的部署,两支大军各自独立,荔非元礼率三万军围困太原西城,高秀岩率两万军围困太原南城,雷万春也将率三万军从娄烦关南下,包围太原北城,唯独留一個东城不围,给田神玉弃城逃命的机会。

当然,田神玉可以从井陉逃走,但他的军队却逃不过数万关陇骑兵的追杀。

(本章完)

五名士兵在护城河中潜游,河面上只有一只很大的木箱子在漂流,城门附近的弓弩大战吸引了所有守城士兵的目光,自然就不会注意护城河小小的异常,又是夜间,基本上不会有人发现。

一般而言,这种偷袭被发现也是和守军注视人数有很大关系,一百名守军注视着河面,发现的概率大概有七成,三十名士兵注视河面,发现的概率就会减少为三成,如果只有几名士兵注视河面,被发现的概率也就微乎其微了。

高秀岩早料到这一点,所以他派出的都是重弩手,使用蹶张弩,射程超过三百步,城头上的守城弓对他们没有半点意义。

当然双方都是空射,城头守军不靠近城垛,关陇弩军的弩箭拿守军也没有办法。

但重点不是弩军,而是东南角的三组火器营士兵,他们猫腰奔跑,很快到了护城河边,一组士兵无声无息下了水,另外两组士兵匍匐在护城河岸边,他们是备用,如果第一组士兵失败,他们再顶上去。

但当过叛将的名声一直压在高秀岩身上,这么多年,他一直没有得到独自带兵作战的机会,要么是跟随李邺作战,要么是负责后勤,要么训练降兵,要么出任演武堂副教谕。

而这一次,他已经五十九岁之时,李邺任命他为河东道南部防御使,率军两万堵住田神玉南下之路,他终于熬出了头。

这时,副将陈密低声道:“将军,不如用投石机投掷长钉铁火雷,让它钉在城墙上。”

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城头,压得守军抬不头,他们不得不离开城垛,在城头中部向外射箭,城头守军拿的都是守城弓,使用重箭,优点是箭矢重、穿透力强大,可以轻易普通皮甲。

但弱点也明显,那就是射程短,杀伤距离只有百步左右。

每一组士兵由五人组成,每一组都拎着一只木箱子,箱子里是二十余斤重的铁火雷。

五千名黑压压弓弩手在正南面奔跑,城头上立刻发现了奔跑中的弓弩手,敲响了警钟。

高秀岩摇摇头,“既然城墙还能支撑,说明城砖也没有那么不堪,铁火雷不一定钉得上,还会落入水中熄灭,那就太可惜了,是用人到对岸点火。”

高秀岩停一下又道:“准备三组弟兄上去,五千弓弩手在正南掩护!”

安禄山对高秀岩颇为笼络,让高秀岩对安禄山心怀感激,第二年安禄山造反,高秀岩也糊里糊涂跟随他‘清君侧、正朝纲’,直到发现安禄山是造反后,高秀岩才悔之晚矣。

不过幸运的是,高秀岩遇到了李邺,蓝田县一战,高秀岩被俘,投降了李邺,他的人生从此开启了第二扇门。

“卑职遵令!”

高秀岩随即又派大将赵奉先率五千骑兵迂回北上,切断了祁县守军的退路。

很快,三组士兵在夜幕的掩护下向县城东南角方向奔去。

夜色中,高秀岩目光深邃地注视远处祁县。

高秀岩已是一名年近六旬老将,他最早是陇右节度府的大将,在陇右节府府呆了二十年时间,天宝八年,他拼死率领本部夺下了石堡城,也由此获得朝廷嘉奖,被封为云州都督。

但这也是他噩梦开始地方,天宝十二年,安禄山出任河东节度使,高秀岩成了安禄山的部下。

阅读藏国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