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百四十七章: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因为有兴和军安定地方,三县逃亡之人陆续回归,现在的户口已经恢复到了贼乱前的七成。

崞县知县陈孟吉考级全优被判定勇于任事,官升一级,当上了州城推官。

他当然知道现在拥有的一切都是因为黄毅的抬举,所以尽可能给予兴和军方便。

于是乎,三个知县垂拱而治,辖区盗匪绝迹,老百姓安居乐业。

有了崞县候家庄农场寨堡的存在,有了耿章华率领兵马守住大同八百里边墙,有兴和军守住张家口外二百里。

流寇、鞑子、建奴很难祸害到宣大的地盘。

宣大的升斗小民能够得到安定的环境种田,耕一余一不成问题。

明末烽烟四起,流寇肆掠,采用网格化管理是最科学的。

不贸然率领兵马进入由于天灾加上流寇破坏导致人吃人的陕西北部。

而是圈起一块地方,确保这个地方的老百姓能够安心生产,力争做到老百姓不仅仅能够养活自己,还能售卖余粮。

然后利用手里的粮食有计划的再圈一块地方收留流民耕种……

唯有这样才能够消灭流寇并且杜绝后患。

至于流寇闹得最凶的地方,在没有足够粮食的情况下,只能封锁让流寇、流民自生自灭。

这样做有些残忍,但是有效,总比杀无谷之人仁慈多了。

总而言之,不能放任流寇到处流窜。

一旦脆弱的平衡被打破,流寇就会滚雪球般壮大,导致成百上千万流民变成暴民,发展成为流寇。

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大屠杀也是一个选项。

归根结底还是得有粮食,否则唯一的办法就是杀光流寇。

……

黄毅率领一个把总骑兵双马疾驰,沿途不仅仅能够提供伙食,一天还能够换一次甚至于两次马。

所以这支小部队跑出了一天三百多里的神速,第七天就赶到张家口。

如今这座重要关隘已经被兴和军实际控制。

因为兴和军从不盘剥来往的商贾做生意的小贩,更因为黄毅坚持强化治安,全天候打击流氓恶霸。

所以张家口城比以前更加繁华。

黄毅依旧是海雨天风独往来,进出张家口有兴和军开门放行,用不着惊动任何大明的文官武将。

他短暂停留,召集驻防张家口的兴和军将佐开了个会,特务头子王金宝列席。

让大手笔走私粮食铁器的晋商自由出入张家口,通过根据地,是为了麻痹之,方便一网打尽。

抓奸商和抓贪官一样,要活的不要死的。

还有一条很重要,不能让奸商、贪官串供。

让这种人活着好处多多,三木之下何求不得?

严刑逼供、精神摧残,用儿子的性命威逼老子,反正卖国晋商罪恶滔天,无论多么凶残的手段用在这些人身上都不过分。

反正在大明朝没人有本事投诉侵犯人权。

要做到把卖国晋商的家底子抄得干干净净,就必须让这些人活着。

黄毅布置了任务,在张家口边墙外建造一座能够容纳三千人的大监狱。

监狱里必须有不低于五百个单独牢房。

把满清八大皇商和所有参与走私有卖国嫌疑的商贾一网成擒之后。

但凡接触到各家权力核心的东家、掌柜、账房,都得单独关押,单独审讯。

范永斗、王登库等等的子侄、妻妾、管家、掌柜……

哪一家不得预留五十个单独关押的牢房?

商人有钱,能够无孔不入。

卖国晋商的能量大着呢!

朝廷里的关系网错综复杂。

前首辅韩爌、现任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德化都是山西人,都是晋商们的靠山。

抓捕的晋商必须关押在口外,必须审讯出那些官员跟晋商勾结。

掌握到了官员受贿的证据,用以敲诈勒索,这笔财富肯定少不了。

还可以用这些罪证要挟官员为根据地办事。

养兵最是费钱,黄毅算计登莱叛军发了一笔横财,能够确保这两年根据地的经济状况良好。

接下来再算计一把卖国晋商,算计那些跟晋商勾结的官吏。

在计划周全的情况下,在做得到颗粒归仓的前提下,有可能弄到以白银计高达三千万两的财富。(本章完)

原本战战兢兢的县太爷乐开了花。

他们只需配合三年就能官升一级离开这里,何乐不为?

只可惜他们不是世家大族出身,没有人脉,也没有银子疏通关系,摊上了。

然天无绝人之路。

这里有兴和军帮着做事,安定地方,出政绩易如反掌。

朝廷如果征调兴和军打流寇,这个寨堡就是最重要的补给站。

历史经验摆在那儿呢!

打流寇时没有粮食,就必须抢,军队一旦开了劫掠的口子,军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就会荡然无存。

不仅仅是三班衙役,三个县的九品巡检、民团、乡勇但凡是武装力量,都由兴和军掌控。

崞县新任知县和另外两个县的知县本就不愿意来到这种危险的地方做官。

黄毅已经有了耐寒、抗旱的高产麦种,有了肥田粉,有了几十上百万任劳任怨的农夫,当然要圈地屯田。

山西、宣大是老丈人的地盘,在这里搞农场寨堡肯定事半功倍。

以后必然是比烂,兴和军会退变,会跟“贼将军”左良玉的部队差不离。

军机涣散怎么可能得到拥护?怎么可能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

由于使用竹筋混凝土的技术逐渐成熟,修建的筒仓越来越大,最大的已经能够满足储存两万石麦子。

按照后世的计量单位,应该是两千吨粮食的容积。

兴和军必须做得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粮食不够吃肯定不动如山!

在没有占领出海口,没办法从吕宋、倭国、安南进口大米的情况下,大面积播种,生产粮食是解决粮食危机的惟一出路。

离崞县不到十里修建的候家庄农场寨堡的基础是混凝土结构,外墙是水泥石头垒砌,防御力比崞县城池还要强大。

这里是黄毅的布局,以此为界,决不许流寇再往北祸害到宣大的地盘。

农场寨堡不仅仅屯兵,还在积攒粮食,存储粮食的混凝土筒仓已经修建了八个。

阅读我比崇祯大一岁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