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暴露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战报明发天下,整个京城都是欢欣鼓舞,高门大户为了迎合陛下的心意,大肆的派发喜钱。

就连普通的小商贩也加入到这欢腾的一刻,哪怕一根针,他们也给买家打个大折扣。

每一个人的嘴里都议论这这场战争,仿佛他们亲历了一般,说的绘声绘色。

徐丹秀除去当初许晗在战场上射了许均一箭,京中人人议论那一件事外,近来一切都还算顺利。

她时不时的去城外的道观,寺庙上香打醮,为远在边疆的许晗等人祈福。

她心头虽记挂许晗,她却久违的感觉到了心平气和。

安向初大约每隔十日会来一次宣平坊。

他们隔着墙说说话。

有时候安向初会说说外头发生的事情,甚至朝堂里的动向,大多都是关于边疆的。

有时候也会问问徐丹秀府中的事情。

徐丹秀每次都是静静的听他说话。

开始她会赶安向初走,到了后来,也就不赶了,她觉得安向初这样是白费功夫。

她也不应该贪恋于此。

这天,安向初告诉她,边境战事的进展,许家军打了个大胜仗,许晗他们可能很快就要回来了。

徐丹秀惊喜的露出笑容,这是她第一次这样欣喜的和安向初说话,

“是真的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安向初笑了笑,

“我家中生意遍布东元,乃至北蛮都有行脚商人,知道的必然比别人要快些。”

徐丹秀道,“陛下都还没收到战报,你就知道了?那些商人的教程比六百里加急还快?”

安向初不语。

徐丹秀道,“不管如何,多谢你能来和我说这个。我很高兴。”

“是我不应该如此的揣度你。抱歉。”

安向初道,“我不用你感谢我,只要你不用恶意来想我就够了。”

两人隔着墙壁,不欢而散。

果然,第二日,外头的采买欢天喜地的回来报信,说是外头到处都在议论战报的事情。

上头写着小王爷如何的威武,就连许昭也得了表彰。

徐丹秀高兴之余,想到了安向初,或许,她其实错怪他了?

接下来徐丹秀应付着各方上门打探消息的人,看了无数的或娇嗔,或木讷,或明丽活泼的大家闺秀。

等过了十日,差不多该是安向初来的日子,徐丹秀不耐烦应付那些上门的人,干脆说人不舒服,大门紧闭。

她在院子里坐到很晚,并没有等到安向初的到来,她那道歉的话,自然也就无法送出去。

从认识安向初的第一天起,他看起来和京城一般的豪门男子不一样。

否则也不会穿着个短衫到她这里来做马夫。

她知道他不是那样小肚鸡肠的人,她从前说过比那天还要重的话,他也没在意。

既然没来,也或许是什么事情绊住了。

一连几天,徐丹秀都没等到安向初,她也就不再等了。

该来的总是会来,不来,就算等到天荒地老,也不会来。

她摇摇头,有些失笑,觉得这不太像自己。

……

这段日子,皇帝的心情很好。处理政务的时间都快了许多,从前需要四个时辰看完的折子,最近只要三个半时辰就够了。

这日,皇帝看折子同样很快。

当他拿起一份密折飞快的打开后,久久的没有动弹过……

边上的崔海正巧送茶过来,还笑着说道,

“陛下,昨日您和瑜贵妃约好了,今日继续去园子里作画,把昨日的那副御花园景图做完……”

“陛下……”

他忽然止住了话头,因为他发现皇帝的脸色不对。

原本欢喜的面容,这会仿佛像飘了一小块乌云。

现在这块乌云不断的积蓄着力量,把自己从小乌云变成大乌云。

最后,皇帝的整个面容变得黑沉沉,黑的仿佛下一刻就要噼里啪啦的下起雷霆暴雨。

“把陈理给我叫来。”

皇帝缓慢地,几乎是一字一顿地挤出这七个字来。

“……是。”

崔海愣住了,皇帝这些日子这样开心,就是他们底下当差的都觉得日子好过了许多。

每一个人心里都非常的感谢许家军,是他们平定了边境,虽然说战火离他们很远,可不妨碍这样的喜悦感染他们。

今日皇帝上一刻也是开心的,到底是哪个不长眼的,又让陛下不高兴了?

尽管一头雾水,崔海甚至在心里腹诽了那个上密折的人,不过还是没耽误事,及时应下,转了身要出去。

只是,他还没迈开脚步,就听皇帝又说道,

“叫锦衣卫指挥使带人,去……”

崔海见皇帝还有吩咐,连忙回转身子,等了一会,却没等到皇帝的下文。

他小心的觑了觑皇帝的黑脸,问道,

“让锦衣卫指挥使去做什么?”

皇帝的手掌用力地按在折子上,深深吸了一口气,将折子撕成了两半,“没什么。”

“陈理也不用叫了,想来他也不会知道的。”

皇帝冷哼一声,瞒的可真紧啊。

很快,他平复下了心绪,开始下旨意,

皇帝很烦躁。

本来开疆拓土,是一件千秋功业。

他百年后,在史书上留下的必然是重重的一笔好名声。

可现在,他开心的时候,来了这样一件让他轻不得,重不得的事情。

他又深深的吸了口气,将手中的秘旨封好,点上火印,交给崔海。

“让人送给徐修彦,让他照里头的旨意行事,不许泄露一星半点,否则就是他的人头落地。”

崔海小心翼翼的接过,又小心翼翼的退了出去。

今日的皇帝真是应了那句伴君如伴虎!

……

距离京城几千里之外的边城,秋日里的狂风,将落叶吹的卷了起来,许晗还在梦里,就被长缨给摇醒了。

许晗睁着迷蒙的眼,问她怎么了。

长缨一脸害怕的样子,道,

“王爷,四公子……四公子……死了……”

许晗惊的从床上一骨碌的跳了起来,“你说什么?”

长缨顺了顺气,道,

“今日门房一早开门,就见四公子浑身是血的倒在府门口,门房吓坏了,上去一探,已经没气了。”

许晗从床上跳到地上,也不管有没有穿袜子,

“如今人在哪里?送他去家庙的那些人呢?没有一起出现在咱家门口吗?还有,有没有派人去城外报信……”

长缨道,

“只有四公子一人,其他的侍卫不见踪影,老管家已经派人去城外送信了。”

“王爷……”

长缨的脸色很难看,一幅欲言又止的模样。

许晗见她这样,知道还有隐情,原本穿衣服的动作就慢了下来,道,

“有什么话就说,还有比这个更坏的吗?”

长缨摇摇头,又点点头,

“门房才把四公子抬进来,那边就有衙门的人过来说要请王爷去衙门说话。”

“为的就是四公子的事情。”

“他们那说话的意思是四公子是王爷给杀的,因为他们手上拿着状子,是告王爷杀庶母,杀庶弟的状子。”

许晗闻言,不由皱眉。

她慢慢的坐在榻上,任由长缨帮她整理。

许昭回营那天知道许晔做的事后,特意回城见了许晔,并从他口中套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白氏把她的身份告诉了许晔!

而许晔为了报复她和母亲,也许已经把她身份的事情告诉了其他人。

这就好像一个随时可能被点燃引线的炮仗,随时都可能炸响,炸的人魂飞魄散。

知道这件事后,她,萧徴,父亲,七叔,二哥都拿出了应对的法子。

七叔决定让父亲在写战报的时候把她的名字加上去,如果说之前隐去她的功劳是为了保护她。

那么现在在战报上加上她的名字,同样是保护她。

一旦有了过人的功绩,就是皇帝想要处置她,也要考虑考虑。

同时,她又上了一道密折给皇帝,向她坦白了自己的身份。

虽说不知道是不是已经泄露出去,不管如何,主动像皇帝坦白,总好过被别人捅出去的好。

而且,从霍家平反的事情上来看,皇帝还不是那么的昏庸。

另外一方面,许晔定然不能留了,按照原先许均决定的那样,把他送到家庙里去严加看管。

许家的家庙,从不轻易送人进去,可一旦进去,那就是竖着进去,横着出来。

许晔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反省了自己的错误,许昭和他谈话后,就一直很沉静。

听说要去家庙,并没有大哭大闹,只是很顺从的上了马车。

送许晔去家庙的侍卫一部分是郭正派的人,另外一部分就是许均从军中调来的好手。

不是因为许晔多么的重要,是要防备徐阁老那边。

没想到,派了那几个好手护送许晔,竟还是被得手了。

王府的门房才刚刚发现许晔的尸体,那边衙门的人就来了,哪里有那样的凑巧?

“衙门里来的是谁?”

许晗问道。

长缨想了想,“奴婢也不知道是谁,看起来趾高气扬的,应该是个大官?”

许晗还以为是徐修彦过来,毕竟,他是被皇帝任命为边城父母官了。

她穿好衣衫,梳好发髻,跟着长缨到了待客的花厅。

长缨说许晔的尸体放在了外院,府里正在将红灯笼都换了下来,要怎么处理许晔的后事,还要等许晗的吩咐。

许晗站在门口,看了眼里头的官,在长缨耳边说了几句,等长缨里去后,她抬脚进了花厅。

“是郑大人啊,您不是知府吗,本王记得知府衙门可不在边城,郑大人真是勤政爱民,这天才刚亮,就开始办差了?”

这话说的好听,不过是嘲讽这位来的如此恰巧的郑大人而已。

正翘着二郎腿,坐在上首,端着茶盏喝茶的郑大人看到许晗,放下茶碗,慢条斯理站起来,掸了掸衣袍,给许晗行了一礼。

“见过小王爷。”

“下官也是没办法,这才上门来。”

他示意边上的差役把状子递给许晗看,一边解释道,

“今日天还未亮,就有人敲鼓,把我这刚做上的美梦都给扰了。”

“既为官员,那就要为百姓做主,下官没办法,只能起床接案子,没想到那苦主竟然告的小王爷。”

“没办法,既要为百姓,就算得罪小王爷,下官也必须要走这一趟。”

郑大人说的是冠冕堂皇,理直气壮,正气凛然。

虽然北地是镇北王府的封地,可并不参与民政,是以一般的官员都是朝廷派遣来的。

不参与民政是不参与民政,可对于历任官员,王府总是要查的一清二楚的。

官员和哪方势力有关,姻亲故旧这些都查探的里头。

这位郑大人和京城的御史郑御史是兄弟。

那位郑御史当时因为江南弊案,还有私铸铜钱的案子被她和萧徴给踩了下去。

看来这位郑大人是要给自己的兄长找回场子了。

许晗笑了笑,将刚刚郑大人坐过的那张椅子给挪开,另外拉了一张过来坐了上去。

同时吩咐边上的长缨,

“去和管家说声,这张椅子脏了,拿去厨房当柴烧了,可不能浪费。”

郑大人看着下人把那椅子搬走,瞪大了眼睛,这可是黄花梨的椅子,就这样的当柴烧了?

怪不得,怪不得会被人告到衙门去。

他刚刚坐了下,觉得挺舒服的啊。

许晗笑吟吟的看着郑大人,

“不知这告状之人是何人?这状子上说的仿佛他亲眼见到我杀庶母,杀庶弟一样。”

“如果是他亲眼所见,那为何我还要留着他的性命,不杀人灭口?放着他来告我吗?”

郑大人仿佛想起什么,微微眯眼,冷哼一声,

“小王爷,告状之人是四公子的舅舅,他说他是好不容易才逃出虎口,保下一条命去衙门告状。”

许晗闻言,简直被气乐了。

这位白舅爷还没来得及处理,就被他给逃走了,原来,就是为了今日吗?

她甚至联想到许晔的死!

就算王府不处置他,徐阁老那边的人也不会让他继续活下去。

因为不这样,根本就没机会找她的麻烦。

你看,他才刚满身是血的被人发现,官府的人就上门来了。

郑大人看许晗沉默不语,得意地道,

“小王爷,那白舅爷还说,他逃走的那日,你曾经派人到你庶弟的院子打打杀杀的,也曾用刀对着你的庶弟,之后更是把你庶弟给关在院子里,派人看守着。

是不是有这么回事?”

许晗翻了个白眼,“我真的要杀了他们,还会如此的大动作吗?更加的不会让他倒在门口了。”

“直接一刀下去,扔到乱葬岗喂狗就是了。”

郑大人摸了摸自己的短须,笑了笑,

“有的人,有些奇怪的喜好,这有什么稀奇,你说你可以悄悄的杀了他,但你也可能会觉得没人发现,而疏忽了呢?”

“而且,白舅爷说的所言不虚吧,你确实对你庶弟喊打喊杀了,对不对。”

许晗笑笑,不承认也不反驳,只是问道,

“郑大人,你直接说你的来意吧,你这么一尊大佛今日来我这里,怕是就是冲着我来的吧,你想要给我安上一个什么罪名?”

“我还刚想去衙门报案,说我们家的四弟被人杀了,没想到你这么快就上门来了。”

郑大人指着许晗恼火道,

“你……”

门外,老管家禀报道,“王爷,徐大人来了。”

许晗看了眼郑大人,呵呵,这是把王府当成唱堂会的地方了是吧?

人都到齐了,那就看看他们到底唱的是哪一出吧。

老管家话音未落,徐修彦就出现在了门口,不过,他站在门口,没有要进来的意思。

“郑大人,你大驾光临,怎没派人通知下官一声,下官好派人打扫官驿方便大人入住啊。”

郑大人摆摆手,

“徐大人你来的正好,本官接到状子,是关于镇北王府的命案,你来把小王爷带走,就在你们县衙的堂上审理吧。”

徐修彦神色冷淡,直接问郑大人,

“小王爷是镇北王,也是皇亲,郑大人说要带走她,可有证据指证她?”

郑大人不在意地道,“证据审一审不就有了。”

这个徐修彦,可真是个棺材脸。

他难道不知道小王爷是皇亲吗?所以才想让徐修彦去将人带走,没想到竟然不上当,还被反将了一军。

徐修彦用一贯冷淡的语气,平铺直叙,“那就是没有证据了。”

郑大人冷哼一声,“没有又如何,!来人,将小王爷带走,今日我要在边城大堂上审案。”

郑大人带来的衙役闻言相互看了一眼,却没有立即动手,而是看向徐修彦。

徐修彦没有理会,只是对许晗道,

“小王爷,关于府上四公子之死,下官一定会查清楚,下官告辞。”

郑大人被徐修彦给气的脸都红了,

“本官命令你把镇北王给带走!徐修彦,本官级别在你之上,你竟然违背上令!”

“不要以为你是皇命到此,这每一个朝廷命官不都是皇命钦封的?”

许晗站在边上,听着徐修彦和睁大人的对话,闻言不由的轻笑出声,她从椅子上站起来,背着手,悠闲地踱步到郑大人身边。

她虽说身量和一般的男子差不多,可毕竟不是很魁梧,有些单薄。

可她站在郑大人的跟前时,却让郑大人下意识的后退了一步,一脸色厉内荏,

“小王爷,本官是朝廷命官,你想干什么?”

许晗咧嘴一笑,露出森森白牙,仿佛一匹蓄势待发的狼。

只见她朝身后的魏廷喝了一声,

“魏廷。”

然后就听郑大人哀嚎着捂着肚子,瘫软在地上。

魏廷打了郑大人一拳后,吹了吹拳头,然后又朝他挥了挥。

许晗站在郑大人身边,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你说你的官阶比徐大人要高是吧,那你想想,我作为超一品的亲王,官阶比你高多少呢?”

“你趾高气扬的到王府来,竟然还坐在上首,敢问,那张椅子是你该坐的吗?”

“今日,我就是看不惯你嚣张的样子所以让人修理你,你敢不服吗?”

“你不服就是违抗上令哦。”

“郑!大!人!”

虽然不是自己动手,可是看着魏廷将郑大人打的躺在地上,许晗还是觉得心情好爽啊。

一大早起来听到的坏消息,坏心情都飞走了。

她抖着腿,吹起了口哨,似笑非笑地看着狼狈爬起来的郑大人。

之后,他狼狈的带着人鬼追一般的逃出了王府。

他一边跑,一边对徐修彦放狠话,

“徐大人,你可真是好样的啊。

我为什么上门来,那可是得了吩咐的。”

“我告诉你,你要坏了主上的事,可别怪我没提醒你。”

徐修彦才懒得理他,只是立着身子,“郑大人,我是朝廷封的官,我吃的是朝廷的粮,无须你来提醒。”

“只是,我想我必须提醒你意下,这里,我是父母官,这里,是我做主。”

郑大人飞一般的逃走了,也不知是不是要去搬救兵。

原本说要告辞的徐修彦这会却是没走,而是抬脚进了待客厅。

他看了一下四周,对许晗说道,

“小王爷,还请屏退左右。”

许晗冷淡地看着他,“这里都是王府的人,徐大人有什么话就直说好了。”

徐修彦用他那独特的,毫无起伏的,淡漠的声音道,

“小王爷是想让所有人都知道你的事情吗?”

他一边说一边将手放在胸襟前,那里,露出一点点的明黄。

许晗神色变了变,她镇定的让魏廷出去,又让长缨带着丫鬟们下去。

魏廷意识到事情好像很严重,而王府到军营的距离不短,虽早就派人送信去军营,但是要二公子他们要回城,也是要一会的。

这会那个徐大人,和刚刚跳梁小丑般的郑大人不一样,明显来者不善。

他守在外头,有些心神不宁的。

里头,人退了干净,徐修彦走到窗边,将窗都给关上,之后才抽出明黄的绸帛,宣读上头的旨意。

“小王爷,陛下让你即刻进京,不得有误,本官会和你一起回京。”

“至于回京的由头,则是许老王爷如今身体不适,让你代他回京受赏。”

许晗面容平静的听完旨意,接过绸帛,平静地站了起来。

她和萧徴他们想过很多很多皇帝知道事情的真相后,可能发生的情形,可没有一种是这样的。

她不知道该说陛下到底是仁,还是不仁。

她静静地看了眼徐修彦,这才发现他身上穿的竟然不是官服,而是普通的锦袍。

看来,他今日前来,就是为了宣这道旨意,并将她带回京城。

许晗捏着明黄的绸帛,沉默片刻,哑声道,

“我家四弟发生这样的事情,不知能否延迟片刻,如今王府没人做主,能否等到我二哥他们到了再走?”

徐修彦语气清淡,“好。”

言罢,一撩袍子,坐在了下首的椅子上,一幅等待的模样。

他平静的视线在许晗身上停留了一会,然后又移开,停留在窗棂的某处,

“当初我曾让你离萧徴远一些,你如果照做,也许就没有今日这样的事情,你后悔吗?”

许晗闻言双眸微眯,后冷冷一笑,

“我也曾问过你,你是否后悔对霍家人见死不救,那时至今日,你后悔吗?”

“你到底想做什么?你有什么目的?”

“我没有什么目的,要有,也就是救人。”

许晗‘哈’的一声冷笑,道,

“你要救人,你救你的就是了,和我与萧徴的关系又有什么关系呢?”

她坐在徐修彦的对面,以一个轻松的姿态坐在椅子上,打量着徐修彦,说道,

“我从来都看不透你这个人,到底要什么,到底喜欢什么,说你惺惺作态,可你又总是出人意料。”

“你让我离萧徴远一些,我觉得,应该离你远一些才是。”

“碰到你,我真的是倒了八辈子的霉了。没有一件好事。”

徐修彦面无表情地看着许晗,又移开视线。

见徐修彦不说话,许晗嘴角勾了勾,

“徐大人仿佛阴魂不散一样的跟着我,到底是为什么?”

她戏谑地看着他,轻佻地道,

“难不成徐大人不爱红妆,反而爱的是……”

她‘啧啧’两声,感叹道,“可惜了,徐大人也看到圣旨了,我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样……”

“怎么,意外么?”

徐修彦静静地看着许晗,漆黑的眼眸中有什么情绪一闪而过,快得令人抓不住。

“不后悔。”

他丢了一句话。

许晗愣了下,随即明白过来,他回答的是刚刚她的那句问话,他不后悔对霍家见死不救。

“你又怎么知道,我喜欢的是你这个人,无关男女……”

许晗又愣了愣,有些匪夷所思地看着徐修彦,

“徐大人,这个笑话可不好笑。”

“确实是笑话。”徐修彦沉默了一瞬,低声道。

在许晗没听到的地方,徐修彦还有一句话,当初也有人说他的笑话不好笑。

“不管怎么说,多谢徐大人的通融,将来一路上可要拜托徐大人的照看了。”许晗看着徐修彦嘲讽一笑。

许晗不知道徐修彦让她远离萧徴到底是什么意思,思考的时候,她很自然的把双手交握在一起,对面的徐修彦看到了她的动作,垂下眼眸,遮住了自己眼中的情绪。

大约等了一个时辰的样子,门外响起了各种纷乱的脚步声,还有魏廷有些焦急的声音,

“王爷,二公子,萧世子,还有老王爷他们回来了。”

徐修彦睁开眼,看向许晗。

许晗将圣旨放到袖袋里,看了看身上的衣裳,起身,去开了门,就看到许昭他们。

不仅仅他们回来了,就连霍七也来了。

她平静地吩咐魏廷,

“你去告诉长缨,帮我收拾一点简单的行装,按照急行军的那种,不要别的。”

萧徴站在门口,还没看到里头的徐修彦,闻言,诧异的问道,

“现在战事已经结束了,你要去哪里,我怎么不知道?”

许晗身后,忽然现出一个高大的身影,萧徴见了脸色微变,

“徐修彦,你怎么在这里?”

徐修彦冷着脸站在那里,无端端的给了在场之人沉重的压迫感。

他的心上忽然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

许晗咬了咬唇,从绣袋中将那明黄的绸帛拿了出来,递给萧徴。

萧徴莫名,接过一看,顿时脸色铁青。

许昭迫不及待的接过去,看了一眼,递给了许均。

几人传阅后,都没说话,霍七突然一言不发转身就走,只丢下一句,

“我去去就来。”

许均脸色看起来灰扑扑的,他扯了抹笑容,

“和我们设想的不一样,但也不算是坏的,说不定陛下让晗晗回京,就是问清楚情况。”

他的话还没说完,‘噗’的一声,一口鲜血从他嘴里喷了出来。

“父亲。”许晗冲上去,和许昭一起搀扶着许均。

众人只能望门兴叹。

也不知是谁,说起徐丹秀在宣平坊的宅子,一时间,徐丹秀所住的那条巷子天天都被堵的水泄不通。

被人仰慕的英雄。

承恩公府一时间门槛都要被踏破了,当初看不上萧徴的高门大户纷纷带着嫡女拜访承恩公夫人,或者是淑阳大长公主。

至于镇北王府,只有许羽非在,所以大门紧闭。

南北面都有小国,当初太祖都没能完成统一大业,到他这里又如何能成?

可他知道,北蛮人一直叩关,就是知道东元不会追击,才有恃无恐。

如果这个时候追击,一是北蛮人不会提防,二也能鼓舞士气。

那位原本在京城横行的纨绔承恩公世子,还有那身形单薄,因为射父被人诟病的镇北王,乃至刚刚平反,就奔赴边疆的霍七,用这样的方式,重新回到了众人的嘴里。

每一个人都成为了英雄。

皇帝当即让内阁把这份战报明发天下,让百姓们都看看,百姓赞扬这些守家卫国的功臣时,自然是能看到皇位上君王的英武。

甚至还吩咐礼部,举行宴席,好好的庆贺这样一场大胜。

毕竟许均被俘那一次,军心动摇的厉害,虽说许晗力挽狂澜,可到底需要更多的胜仗才能稳固。

最后,他还是压住了朝臣们的争论,同意许均出兵了。

当初对于要不要出兵草原,其实朝堂上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从前大多是将叩关的蛮人打退,从不曾追击过,因为这样太耗费人力物力财力。

果然,他们没辜负他的期望,这场战争可以说是大胜利。

北疆平定,边境线前推,他将来也能挺直腰板去见列祖列宗了。

他也要让天下百姓都看看,他是一个英明的君王。

千里之外的京城,一封紧急战报送到了皇帝的御案上。

战报里写着北征军大胜,同时将边境线又推进了不少,北蛮人也被赶到草原深处,北边百姓至少有了三四十年的太平。

皇帝欣喜异常,这样的功绩,也算对得起太祖皇帝了。

阅读卿本佳人,世子要翻身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