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二章 魏有武卒,赵有铁骑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赵爵趁机道:“大司寇,我们要不要将乐毅招揽麾下。”

“乐氏源于春秋大国宋国,是宋国王室后裔。血统纯正高贵。”公子成放下酒樽,又道,“乐氏一族向来有傲骨,他们只会忠君,而不会忠于某人。魏国名将乐羊就是忠君的典范。”

赵爵问道:“乐羊有什么可取之处。”

换地成功,激发了赵雍的斗志。于是,找来乐毅,大肆表彰。乐毅也不居功,只说是君上的恩德。

赵雍问道:“寡人已经和齐国交换土地,是否应该着手下一步计划。”

乐毅问道:“君上,齐国主动换地,你就不感到奇怪。”

赵雍琢磨片刻道:“寡人是觉得有点不对。齐国为了换地,不惜送给寡人很多财宝。寡人始终觉得这是一个阴谋。”

“河西之地,有一半疆土是燕国。齐国之所以主动前来换地,就是因为河西这块土地,是烫手山芋,十分棘手。齐王得知君上,有换地的心思,迫不及待就扔给了赵国。”乐毅又道:“齐国也想利用河西之地,挑拨燕赵之间的关系。”

赵雍道:“寡人绝不会让齐国的阴谋得逞。”

乐毅问道:“君上打算如何处理河西之地。”

赵雍豪爽地说道:“齐国不是想利用河西之地,挑拨燕赵之间的关系。寡人绝不会让齐国阴谋得逞。寡人就将原本属于燕国的河西之地,还给燕国。”

乐毅问道:“君上和齐国交换土地,诸臣已然不同意。如今,君上将得来的土地,还给燕国。诸臣怕是不会同意。”

赵雍挥手道:“赵国的天下是寡人。一切由寡人说了算。”

乐毅见赵君有胆识、有魄力,也不计较眼前得失,跪拜道:“君上,将河西之地划一半给燕国。燕赵两国之间的感情将会进一步增强。君上此举,将会换来燕赵两国二十几年的和平。终燕王职的一生,燕赵两国也不会交战。”

“寡人以一半的土地,换来二十几年的和平。无论怎么算,寡人不是最大的输家。”赵雍问道:“乐毅,你可以将下一步计划告诉给寡人了吗?”

乐毅惊道:“君上,怎么知道,我还有下一步计划。”

赵雍将他扶起来,“你以换地之策,献给寡人。就是为了试探寡人是否有魄力。寡人若驾驭不了诸臣,换地不了了之。你会认为寡人是软弱之君,也会离开寡人。乐毅,寡人说的对吗?”

乐毅心服口服道:“君上已经知晓,请治我罪。”

“寡人能够选择你,你也可以选择寡人,何罪之有。”赵雍见他不说话,又道:“乐毅,你愿意以上卿之职,帮助寡人纵横天下吗?”

“君上,乐毅尚无功名,岂能位居上卿之职。”乐毅道:“我愿意用军功答谢君上。”

“好。”赵雍神情激动,“不愧是名将后裔。”

乐毅拜了三拜,说道:“君上,我们对中山国形成了战略上的包围。中山国强悍,赵氏男儿也是能征善战。我们应该以武制武,攻破中山。魏国能够横扫诸侯,就是因为魏武卒。齐国能够大败魏国,就是有竞技之师。秦国日渐崛起,东出函谷,与诸侯争天下就是因为有鹰锐之士。大国相争,而不落败。皆是因为有一支能征善战的劲旅。赵国要鼎立中原,傲视天下诸侯。赵国就需要有一支能征善战作风勇猛的军队。”

赵雍热血翻涌道:“这个问题,寡人也想了十几年。”

乐毅问道:“君上,魏国为何能够建立起一支令诸侯威风丧胆的魏武卒。”

赵雍答道:“皆是名将吴起训练之功。”

乐毅道:“天下诸侯以车战为主。然,魏国初期能够打破常规,率先变法,以步战取代车战,实则是因为魏氏先祖魏献子之功。吴起不过是在魏献子的基础上加以变革而已。魏国能够兴起霸业,能够建立魏武卒,实乃魏献之大功。”

赵雍问道:“当今诸侯之争,皆是以车战为主。魏武卒以步战取胜,皆是诸侯不能想象的。齐国、秦国效仿魏国,改革兵制。齐国才有竞技之师,秦国也有鹰锐之士。寡人只记得魏武卒如何名扬天下,如何纵横天下诸侯,所向披靡。却不曾记得,魏献之。”

“天下,除了诸侯。还有诸子百家。”乐毅道:“若以诸子百家划分,魏献子既是兵家、改革家和政治家。其最大的贡献是创立步兵制。公元前541年,晋国与白狄族战于太原。因战场地形狭窄,晋国兵车无法展开,难于抵御狄兵。魏献子毁车为行,改车战为步战。将战车甲士全部改编为着甲步兵,与原有的随车步兵混编,使原来以两、伍、专、参、偏为编组的车战阵形,变为以前锋、后卫、右翼、左翼、前拒为编组的步战阵形,这即是著名的魏舒方阵。晋军用改革后的阵形,乘狄兵尚未列阵,快速迫近攻击,大败狄兵。随后,魏氏继承了这种阵法。魏国见过后,魏文侯不拘一格任用人才,魏将吴起在魏献子方阵上改良,选练武卒,均为重装步兵,披重铠、持戈配剑、背弓弩、跨矢囊。魏武卒装备精良,皆以重装步兵为主。吴起率领训练的魏武卒南征北战,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奇功伟绩。魏国之魏武卒无敌于天下诸侯近百年。”

赵雍击掌,叹为观止,魏国能够该兵制,创立魏武卒,故而能够称霸诸侯百年。赵雍问道:“赵国如何才能建立起一支傲视天下诸侯的劲旅。”

乐毅答道:“赵国之地,不同与魏国。赵氏之俗,也不同为氏。赵氏一族能文能武。文能安国安邦,武能不败诸侯。赵国要建立一支令天下诸侯威风丧胆的劲旅,就应该练就一支比魏国还要厉害的军队。”

赵雍神情认真道:“赵国多山地,北地多胡人。胡人善骑射,危害不弱于诸侯。西周被胡人所亡。燕国也在胡人的入侵下险些亡国。齐恒公,尊王攘夷,一匡天下,亦不能消除胡人的危害。秦国建国至今,也和西戎、义渠,争斗了数百年。五国攻秦不克,义渠却能攻破秦国,这是为何。燕赵大战,胡骑虽少,险些扭转战局。胡人善骑射,赵人也要善骑射。寡人要灭中山、北掠胡地、降胡人、称霸草原,就要建立一支铁骑。魏有武卒,齐有竞技之师,秦有鹰锐之士,赵国也应该有一支令诸侯闻风丧胆的军队…铁骑。”

赵雍掷地有声地说道:“魏有武卒,纵横诸侯。赵亦有铁骑,方能争霸中原。”

齐王田辟彊以田和为使,出使赵国,负责商议换地一事。田和是齐国的大司马,齐王以他为使,出使赵国邯郸,足以见得秦国对于换地之事,势在必行。

田和来到邯郸,面见赵君,商议换地之事。赵君心中也想交换疆土,但他为了多争取利益,也不愿过多表露心声。经过两国反复协商、退让,最终齐、赵两国达成了交换土地的协议。田和离开邯郸时,唇角露出诡谲地笑容。他想,赵国得到河西之地,又将会如何治理。有河西这个隐患,燕赵两国还能和睦相处吗?

公子成道:“魏国国力扶摇直上,能够成为中原霸主,就离不开魏文侯不拘一格任用人才。可惜,魏文侯后代子孙,皆没有他的胸怀。否则,天下事,应该是有魏国说了算。”

赵爵叫苦道:“先来了一个齐人,又冒出来了一个乐毅。赵国的朝政被外姓人把持。以后,我们还能在赵国立足吗?”

公子成讪笑道:“你们啊!不要光是享乐,而忽视培养人才。你们看吧!君上得了一个齐人,赵国朝局大动。如今又多了一个乐毅。赵国的大殿能否有诸位的影子,你们自己也好好想想吧!”

赵俊的目光盯着在一旁喝酒的赵襄,问道:“中尉大人,乐毅是谁,你应该清楚吧!”

赵襄见众人的目光盯着他,背脊发凉,摇了摇头表示不知。

赵俊闻言,有点失望,无奈指了指他,谴责道:“乐毅和乐池是同族之人,皆是魏国名将乐洋的后裔。中尉大人,你竟然不知道。”

“魏国能臣名将颇多。魏文侯为什么会拜乐池为将,攻伐中山。”公子成面对众人,说道:“一是魏文侯用人不疑。二是,乐羊能征善战,且十分忠于主君。乐羊在攻打中山国之前,乐羊之子乐舒在中山国为将。中山君认为乐氏一族有谋反之意,便下令杀其子,烹成美食,送给乐羊吃。以此达到,扰乱魏国军心。乐羊为表忠心,坐在军帐之内端起肉羹吃了起来。乐羊食子之肉以表忠心,可惜啊!魏国廷臣说他,连儿子的肉都敢吃,天底下还有什么是他不敢吃的。乐羊不顾众人异样的目光,以武力攻打中山国,三年而克之。以此,表明自己的忠心。魏文侯虽然奖赏乐羊的战功,将其封在灵寿,但却认为乐羊心地残忍,没有父子骨肉之情。一代名将,也就在中山国郁郁而终。”

赵文叹道:“魏国名将乐羊食子,吴起也杀妻求将。可惜啊!这两人若是能被魏武侯重用,魏国也不至于沦落至今。”

赵文顶了一句,“你啊!少喝点酒,多出点力就行了。”

公子成赞许道,“乐氏一族,向来能征善战。乐毅如此年少,便有如此作为。他日,大有可为啊!”

公子成道:“乐氏一族的人。”

赵俊答道:“乐毅的事情,我知道的不是很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是乐氏一族的后裔。”

“乐毅。”公子成停顿少许,双眸的光芒有些暗淡,随后一扬脖子喝尽了杯盏之中的美酒。

赵文、赵炤闻言,相顾一看,茫然道:“乐毅是谁,怎么都没听过。”

“你们不说,我倒是忘了一件事。”赵爵拍了拍额头,补充道:“我记得赵英曾经说过,有位叫乐毅的少年,给他献上计策。我军才会在蔺城、离石,相继沦落。阳邑守军,不但没有被秦人的阵势吓到,反而同仇敌忾。我们才会取得不归谷大捷。”

赵文也道:“收复离石、蔺城,赶走秦人。赵英也对我说过,是一个个少年献上的策。我军不辞辛苦,翻越重峦叠嶂,绕道大河上游,烧毁浮桥,扰乱秦军斗志。秦军因为归路被截断,军心大乱。若不是秦将赢疾,兵行险招,借道魏国,回到秦国。秦国出征的十万将士也怕会葬送在我赵国。没想到你们说的那个少年,竟然叫乐毅。”

赵襄头疼道:“你们知道的事情,比我还多。我这个中尉当得有点不称职啊!”

散了朝会,赵文、赵俊、赵炤等宗室大臣来到公子成府邸。名义上是看公子成,实则是为了试探公子成口风。公子成也猜出了这几人的来意,安排酒宴招待他们。酒过三樽,赵文替公子成叫屈,大骂君上的不是。公子成自饮自酌,始终不发一言。赵俊低声道:“大司寇,你知道换地之策是谁献给君上的。”

众人说了这么多,这句话才是公子成最想要听的事情,送在唇边的酒樽停了下来,问道:“是谁。”

赵俊道:“乐毅。”

阅读赵武灵王英雄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