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三晋相会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赵宫比试,屠彝看见少年手中那柄古剑上刻写着司马两字,神情震荡。这把古剑,乃司马家世世代代相传的宝剑。屠彝曾听司马望族父亲说起过这把古剑对于司马家的意义。所以,当他看见这柄古剑时,他便断定了这个少年与司马家必定有深刻的渊源。

司马望族神行与他父亲的确有几分相似。屠彝见义兄还有一个这么优秀的儿子,将他拥入胸怀,泣道:“好小子,你没有丢你父亲的脸。”

赵雍醉酒醒来,已是三日之后。

此次,韩候出使赵国,一则是为了庆贺赵国新君即位。其次,是为了进一步改善和加强两国的同盟。最后,他还想目睹一下赵国新君,德行如何,进而思考韩国下一步。韩候康明白,韩国地处中原,四面皆是虎狼,若要保住基业,就离不开赵国的帮衬。

韩赵两国,荣辱与共。

韩候携太子仓等人出了新邓,往上党郡而去,行了十几日,便进入赵国境内。太子仓向赵国守关将领,递上国书。赵将看了国书,不敢怠慢,下令放行。太子仓,拨回车马,对着一辆豪华车内的人道:“君父,已入赵国境内。”

车内传出稳重的声音,问道,“此地,距离邯郸,尚有多少行程。”太子仓,双手捧着地图,道:“按照我们目前行进,二十日后方可抵达邯郸。”

“传令下去,务必十日后到达。”韩候康闭上眼睛,不在说话。太子仓得到君父的指令,转身扬声,道:“君父有令,加快行程,务必十日内抵达邯郸。”

又行了三日,一名赵将拦住韩国人的去路。韩太子仓得知来将的情况后,将他引到韩候车旁,道:“君父,赵君派人来迎接我们了。”

赵将躬身行礼,掷地有声道:“末将乐池,奉赵君之令,特来迎接韩候。”

韩候,命人掀开车帘,道:“将军辛苦。”

韩候出使赵国的规划和线路,早已有人通报给了赵国。赵国对韩国的此次出使,也是奋外关注。先是,让守关将领果断放行,不可怠慢客人。其次在派出将领前去迎接,跟着下令,赵国境内沿行驿馆提供食宿。当韩候进入邯郸,赵雍领着相邦等人,出邯郸三十里相迎。

赵雍站在车上,看见远方尘土飞扬,一大队人马正朝他的方向走来。赵豹,指着前方的车队,道:“君上,韩候到了。”

韩太子仓见赵君亲自相迎,忙道:“君父,赵候,亲自前来相迎。”

韩候撩开车帘,眼前呈现出一位身穿衮服,头顶冕冠之人。根据对方的身高、容貌、年龄判断,眼前之人,正是赵国新君雍没错。赵君,虽是年幼,眉宇之间,散发出一股英气。令他意外的是,此次出访赵国,赵侯竟然会亲自出城迎接,倒是让他有些意外。

韩候,迎了上去,正色道:“赵侯亲自相迎,寡人,受宠若惊。”

“韩候前来,寡人怎可不亲自迎接。”赵雍转身,指着身后宫女双手端起的美酒,道“寡人,备好薄酒,韩候,请。”

韩候康见赵侯礼数周全,言谈举止甚符合他的心意。起初,他还以为赵侯是个乳臭未干的小鬼,言谈举止定会是桀骜不驯。据传闻,这个小鬼调皮捣蛋,性子顽劣,让先君赵侯语废了不少事。甚至,赵侯语一度想废掉他的太子之位,另择贤者而立。今日一见赵侯雍其人,谣言不攻自破。赵候子嗣如此,怎会有荒唐的想法。此子不立为君,赵国怕是会一病不起啊!

韩候端起一盏,回礼道:“赵侯,请。”

韩候康将杯中酒,一饮而尽,捋了捋胡须,赞道:“赵酒味美,名誉四海。今日饮之,名不虚传。”

赵雍,见他说话爽直,一点也不作为,心中颇为喜乐。起初,赵雍觉得韩候年老,诡诈多变。稍不谨慎,就会走近对方设计的陷阱。在他心目中,老者不但总爱摆出一副老人的姿态,还会经常在耳边念叨子云什么的,他们说的话,总会让你头疼。敬老是应该的,但老者不能因为自己年老,总认为对晚辈做任何事都是理所当然的。

有些老人,可不值得让人尊敬。尤其是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老人。

面对眼前这位长者,赵雍心中多了几分暖意,也不拘束,回道:“美酒佳酿出邯郸,良弓劲弩在新郑。”

韩候康吃惊,这个少年见阅还真不少。韩国在三晋之中是最弱的,可是韩国的强弓劲弩,可比赵魏两家厉害得多。韩国因为强弓劲弩这一点优势,四周的强国,也不敢过分小瞧了他。恭维的话,韩候听了很多,赵侯雍嘴里说出的话,更让他倍感受用。

赵豹,见眼前一老一少,聊的甚欢,似乎忘记了身在郊野。害怕这两人,说着就忘了时辰。若是诸侯国知道,赵君在郊野招待韩候,恐怕会被人误会,说赵国少主年幼,怠慢了客人。赵豹上前一步,陪笑道:“君上,野外风大。请客人与我们一同进入王城。”

赵雍,点了点头,面向韩候康,发出邀请,“韩候可愿意与我,共坐一车,齐入邯郸。”赵侯雍此举一来是发自内心的邀请,二来是向诸侯国表明韩赵两国,亲如兄弟,不分彼此。

说来奇怪,韩候和他言语不过几句,心中到有几分高山流水之味。赵君好意相邀,韩候怎能拒绝,上前执着他手,道“求之不可。”

回到邯郸,赵侯雍安顿好韩候等人,回到赵宫。

“君上,魏候来了。”肥义,从宽大的衣袖,掏出国书,高举道:“这是魏国派使者送来的国书,请君上察看。”

赵雍接过竹简,展开观阅。魏国邀请其他四国,以会葬之名,伺机攻取赵国。而今,魏国的计划破产了,魏候不呆在魏宫大梁,反而出现在赵国国都邯郸。魏罂就不惧怕留在赵国会有生命危险。看完国书,赵雍抬头看着肥义,问道:“魏候,现今身在何如。”

肥义,道:“正在官驿。”

韩候康,乃韩昭侯武之子。韩昭侯任职期间,以申不害为相,以术变法,国力大增。然,申不害死后,诸侯国不希望看到一个强大的韩国。多加干预韩国内政。韩国与魏国一战,变法成果毁于一旦。韩候康继位,已无力继续变革图新。唯有在申不害留下的基础上,保住韩国的基业。

秦公赢驷见魏国削弱了韩国的军事实力。趁着韩国国力不稳,实力大减,趁机出兵攻打韩国军事重镇宜阳。韩候武因失其地,闭宫不出,郁郁而终。公元前332年,太子康即位,距今已有数载。韩候康为储君时,魏国南围新郑。韩候康也在这场战争中锻炼了一身胆识和魄力。然,韩候康与韩昭侯不同的是,韩候康懂得韬光养晦、休养生息,以待发展国力。

韩候康先帮了赵国。今,特来赵国祝贺新君登位。面对这样的客人是应该隆重招待一下。天下传闻,当今韩候是个贤能之人。韩国若是有人破周礼、行王道者,非韩候康莫属。

赵雍心想,是什么让韩人不惧魏人长剑,对韩候康也是充满好奇,允道:“寡人,正有此意。如此,辛苦相邦了。”

赵豹,道:“诺。”

屠彝闻言,神色动容。司马望族尚未报出家父的名字,耳边忽闻一阵拳风直逼面门而来。司马望族也没料到,屠彝会对自己突然出手,慌忙之中出招迎敌。

屠彝,道:“显赫四方。”

司马望族被他逼得后退了数步,方能稳住脚跟。司马望族,摆好姿势,准备迎接对方下一轮的攻击。他虽知自己实力不如对方,但临阵退缩也非他的个性。既然打不赢,输也要输的体面。

“君上,韩国大使递上国书。”赵豹一边观察着赵雍的神色,一边继续说道:“韩候康,携太子仓,韩相等随行两百五一人,十日后,出使我国。”赵豹,有意停顿一下,他见赵君没有打断的意思,续道:“五国之兵伺机伐我,韩候不趁人之危,略我土地,与我结盟。五国图赵破灭,尚有韩人之功。今,韩候出使,我国礼节需得隆重才行。”

其他大臣,也道:“臣,附议。”

司马望族猜出了屠彝口中所说的那个他,忙道:“屠都尉,你认识家父。”

“我和你父亲是患难兄弟。”屠彝深深吸了一口气,稳定心神,道:“原来,他还有一个儿子。枉我在宫中呆了近三十年,竟然不知,他还有一个儿子,身在宫中。”

屠彝站在原地,问道:“千军万马,你可曾记得。”

司马望族,道:“你怎么知道,家父用的武功招式。”

屠彝注目良久,开口道:“这柄剑,你从何得之。”

司马望族按住剑柄,脸色哀伤,道:“这是家父的遗物。”

“像像太像了。”屠彝垂下双手,仰天而立,眼眶中包含着泪水。若非司马望族亲眼所见,屠彝这般铁铮铮地汉子,竟然会留下眼泪。

“我早就该知道。”屠彝走向司马望族,情绪异常波动。司马望族见状,误以为对方又要出手,连忙做好防御姿势,但耳边听到一股令人暖心的声音,“望族,我不会对你出手。”

屠彝散发出的语调,宛如是叔叔对侄子说话般。屠彝宽大粗糙的手掌,按在他的肩上,道:“你和他,太像了。”

安顿好赵雍之后,司马望族起身出宫,行至殿外,被人拦了下来。屠彝双手交叉,依靠在墙壁上,他的目光紧紧盯着司马望族腰上的佩带那柄古剑,眸色之中散发出很复杂的感情,既有喜色,又有悲痛。司马望族见他没有恶意,走上前拱手道:“见过屠都尉。”

屠彝的双眼始终盯着那柄古剑,感慨颇多。

“多谢屠都尉手下留情。”司马望族和屠彝交手后,发现自己和他的等级不在一个层次上。自己多苦练十年的剑术,也不会是他的对手。或者,连做对手的资格都没有。赵宫比试,若不是他以性命相博,逼得屠彝弃剑。屠彝只需用三分的实力,司马望族也会输的很惨,甚至丢掉性命。司马望族和屠彝并不认识,更谈不上有交情。然而,屠彝对他不以武力相逼,处处手下留情。司马望族想了很久,心中藏有诸多疑惑。能说服自己的理由,就是君上给屠彝施加的压力。

阅读赵武灵王英雄传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