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姬发出事

最新网址:www.washuwx.com

当然,这两个人确实也是贤人。不过他们的“贤”却不是儒家所宣传的“贤”。他们的“贤”恰恰是儒家所未宣传,或者说故意不宣传的地方。

伯夷叔齐是中国古代有名的贤人,孟子称他们是圣之清者。儒家对伯夷叔齐投奔周国多有记载。但他们到周国之后的情况就很少有人提及了。但这未提的,才是他们的“贤”。

他们深入观察西周的道德风尚,发现武王派叔旦去策反纣王的高官胶鬲,以“加富三等,就官一列”为条件,签订盟约,一式三份。一份以牲血处理之后埋在四内,然后各执一份而归。又派召公去策反微子开,以世世代代为长侯,又把桑林和孟诸这两个地方送给微子为条件签订盟约。一式三份,“血之以牲,埋一于共头之下,皆以一归。”伯夷叔齐听到这些事情之后,相视而笑说;熹!奇怪啊!这不是我们所追求的“道”。过去神农氏执政时,桉时祭祀,但不为自已祈福。对于大众来说,忠信尽责,但没有索取.。武王用这种办法对待殷国,就是“以乱易暴”。.现在天下昏暗,周德衰败。与其在周国混而玷污自身,不如避开他们而洁身自好。于是,他们隐居起来。

而且这时代,古凡干这些,绝对是顺应民意的。前面就说了,中国人讲究自然和谐。

对自然的不讲究,其实还是欧米鬼畜传过来的。

他们先洗脑百姓,工业污染没什么,当中国人接受了,又大唱环保之道。

要知道当年中国发展工业,完全就是靠着高压统治和严刑酷法,才维持了工业基地的正常运转。

在这个过程里,甚至死过人。

因此,那些搞工业屡次被地方士绅痛骂,甚至有三老举着拐杖,追着他们打了三条街。

但他们能怎么办?

这是时代的发展的脉络,百姓们,理解要服从,不理解也要服从。

更何况,当年的工业人可没一个觉得建工业污染有什么问题的。

甚至可以这么说,没有当年的工业人,华夏想发展,呵呵……

而且自从古凡到来,朝歌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一条条驰道,一座座桥梁……别人不知道这是怎么起的,古凡手下可没一个不知道。

这一切全都来自商人的税收。

也就是说,没有商人,就没有这一切。

为此,朝歌人民忍受一下烟雾和污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就像秦始皇修长城,可没有问过天下人民!

这也是朝廷官僚们的一贯思考方式。

哥觉得对的,百姓和士绅就不要啰嗦了,乖乖听令就好了,你们现在不理解,但一百年后肯定会理解和赞同我的!

会将我跟圣人一样供起来。

这就是中国古代的特殊性:帝王与下层百姓利益一致,但是帝王却只能依靠官僚。

而官僚却往往不这样想。

古凡做了这么些,这才是大商气运回升的原因。可惜即便是大祭司,也只知道是古凡挽救了大商的气运。至于更具体的,有必要知道吗?

古凡刚刚处理了这些公务,纣王便紧急命古凡进宫。因为姬发被劫走了,而且劫走的还是白狄魔族。

古凡赶到王宫,纣王的情绪很不好。

“什么,姬小儿消失不见了!”

听了信使的汇报,纣王气得暴跳如雷,满脸不爽差点吓尿那位信使。

“到底怎么回事,说,要是说不清楚的话!”

纣王浑身魔气缭绕,魔焰滔天怒火熊熊,冷森森目光好似两把利刃,杀气腾腾道:“本王会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做恐怖!”信使吓尿了,虽然他是纣王派出的人,却屁都不敢多放一个,哆哆嗦嗦道:“姬,姬那,那家伙,眼,眼下可是,是一个,个十五,五六岁大小,小的少年!”

一番话,说得艰难无比脸膛涨得通红。

纣王听的更迷糊了,真心想宰人,“什么就是一个十五六岁大小的少年”了,他不是刚出生吗?你是在耍我吗?(未完待续。)

土法的玩法也就是建一个池子,在池子上铺上砂石黄土,一个简易的污水过滤便完成了。倒入污水,让过滤后的污水再流入河川,便没有什么大问题了。

不要忘了,商不过是工业的雏形,而这简易的污水过滤,二十一世纪的手工课,可是用的二十一世纪的工业污染水。

好在古凡不是什么野心家,只是个问道者,所以他愿意给百姓们以实惠,以了结因果。

比如植树造林,比如开挖水井,再比如命令他们建污水处理系统。

污水处理系统,乍听上去,很是高大上,但是高大上有高大上的玩法,土法有土法的玩法。

在中国人的思维里,唯有阴阳调和,五行平衡,方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春秋以来的思想发展,更是将人与自然以及天地跟国家政治联系了起来。

古凡的植树造林,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朝歌人民的燃料用度,同样也是这样宣传的。

这么好的宣传机会,古凡才不会错过呢。而且他宣传人与自然,宣传他的植树造林,就是纣王知道了也不会说什么。

当然这不是说古凡也要隐居,而是说宣传的重要性。

人,特别是百姓,绝对是最容易忽悠的人。

是儒家宣传了两千年的“贤”。

这宣传,也是没的说了。

而这时代的智者们也没有发现古凡这么干有什么不妥。

毕竟这可不是一个天下全归王一人的时代,“贤人”宣传自己“贤”,其本身便是公开允许的。

早在久远的远古时代,三王五帝们就已经注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一部易经,阐述的道理,就是平衡两个字。

比如伯夷叔齐是中国古代有名的贤人,孟子称他们是圣之清者。古人对伯夷叔齐投奔周国多有记载。

《吕氏春秋·诚廉》记截:伯夷、叔齐二人听说西周“有道”,便投奔西周去了。

这样的行为,如果在今天肯定会被骂个狗血喷头,可是在古代,这就是“贤”。

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这是古凡的交换,也是他了结因果的方式。

好在中国人是环保意识极强的一个民族。

阅读多重宇宙的修炼人生最新章节 请关注凡人小说网(www.washuwx.com)

  • 加入书架
  • 目录
  • A+
  • A-